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下,我自己是怎么试那个“疑问句加解决方案”这种新结构的。为啥要试这个?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刷手机,看到一堆博客都爱用这种套路,提问儿先吸引人,然后给个解法收尾,感觉读者反应挺热闹的。我就琢磨着,自己也该练练手,万一涨粉了。
说干就干,我就挑了个常见的话题——“为啥有些人写的博客老拖更新?”这个疑问句简单易懂,容易拉读者...
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下,我自己是怎么试那个“疑问句加解决方案”这种新结构的。为啥要试这个?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刷手机,看到一堆博客都爱用这种套路,提问儿先吸引人,然后给个解法收尾,感觉读者反应挺热闹的。我就琢磨着,自己也该练练手,万一涨粉了。
说干就干,我就挑了个常见的话题——“为啥有些人写的博客老拖更新?”这个疑问句简单易懂,容易拉读者进来。但一开始写第一段时,我卡壳儿了。光瞎叨叨问题不够劲儿,得加点儿真实例子。我想起自己上个月偷懒的经历:周末本来计划更新博客,结果躺沙发上刷抖音,一刷就是一整天,屁事儿没干。就这德行,能不拖更吗?写到这儿,我还特意用了动词“刷”、“躺”、“干”,把场景描活点儿。
我得硬着头皮整第二段解决方案。脑子里一团浆糊,根本不知道咋搞。试了试列个计划表儿,但感觉太假大空。后来憋出一招儿——学人家倒计时法:开写前,先给自己定个闹钟,“十分钟内必须写出开头”。试了三天,管用多了。闹钟一响,我就逼着手指头敲键盘,跟打仗似的。这段写出来,我加了点小教训:时间就这点儿玩意儿,你不抢它就飞了呗。
整篇写完后,我丢朋友圈晒了晒。结果评论区炸了锅,一堆朋友说“你这拖更毛病跟我一样”、“闹钟法真灵”。虽然没啥专业术语,但就是这粗糙口语,反而让大家看了就懂。现在回头看,练这种双段结构不算难,关键就是动手试错。下次我琢磨试更奇葩的话题,比如“为啥减肥老失败?”配上自己的实操经历,保准儿又有乐子。
